朋友們,我又來貴陽報道啦!去年八月我來過一趟,寫了一篇貴陽宵夜,充分領教過這個深夜無人入眠的西南城市的宵夜氣勢。 這次借著出差的機會,我又重溫了一回對貴陽的熱愛,依然覺得它很值得。 
先說味覺記憶,酸和辣是貴陽食物的底色。 酸湯有紅酸、白酸、鹽酸、蝦酸等可選,辣椒也按照種類、辣度和使用場景細分到了各個門類。在讓人胃口大開這件事上,貴陽可以說是天賦異稟。 
還有那令愛的人日思夜想,恨的人聞風喪膽的折耳根,也必須特別強調。 在日均消耗三萬斤折耳根的貴陽,想要逃過它的偷襲,著實很難。到底是魚腥味還是土腥味大家是各執己見,但對折耳根的愛卻是從小培養的。 
如果洋芋粑粑、豆腐圓子、烙鍋、怪嚕飯里沒有折耳根的加入,貴陽人肯定要覺得食物都會頓時黯然失色了吧。 折耳根會保佑每個貴州子弟的,折門! 
貴陽人也是人均蘸料大師。幾乎每個攤子上都擺滿了紅紅綠綠的各種調料,各有各的做法,但就沒有一家是難吃的。 
糊辣椒、酸蘿卜、酸湯和折耳根齊下場,混合出了復雜的酸辣風味。它似乎在用滿大街的小吃攤告訴我們:有時候啊,天賦比努力更重要。 
接著說回實用的覓食指南。 上次來的時候,我發現貴陽的美食其實很集中,圍繞著大小十字劃拉出一塊區域,能找到好幾條街道。一條接著一條,好吃好逛到令人沉淪。
店鋪緊緊挨在一起,讓我覺得畫地圖都有些多余了。這密集程度,哪怕帶上512G的胃都不夠用??!以至于我在貴陽呆了幾日,都沒有走出過這片區。 接下來,就一起看看貴陽都有哪些好逛的小馬路吧~ 
正新街 貴陽是一座小吃攤文化很濃郁的城市。正新街不長,但小吃攤很多,可以讓你很愉快地從街頭吃到街尾。 它原本以正新批發市場出名,但如今批發市場對面的這一溜小吃攤,才是貴陽人的日常之光。 
你能想到的那些個經典的貴陽小吃,什么洋芋粑粑、豆腐圓子、怪嚕飯、戀愛豆腐果啊,每天都在這里香噴噴地等著去喂飽有緣人呢! 
洋芋粑和豆腐圓子是我二刷貴陽的不能忘,必須先來一份解解饞。 余孃洋芋粑家洋芋的外層已經在平底鍋里煎到略帶焦脆了,但是咬開來,里頭還是非常軟糯,說是入口即化也不為過。 
洋芋直接吃就很美味了,但如果想要再增味,攤上的辣椒面、咸醬、折耳根、酸蘿卜等各種佐料隨便加,管夠! 
豆腐圓子也必須來一份。它有股子發酵香,因為夠獨特所以也足夠有記憶點。外殼酥脆但里頭軟嫩,這迷人的反差口感,現在想來依然讓人留戀。 
鐵板炒飯也是鍋氣十足,有芽菜炒飯、洋芋肉絲炒飯、怪嚕飯等各種口味可選,10元一碗??催@熱氣騰騰的炒飯架勢,就知道靠譜! 
貴鋼饅頭也叫貴陽土漢堡,其實也就是饅頭夾各種餡料。 饅頭兩面煎過,外頭脆香,里邊暄軟。配料除了海帶絲、蘿卜干、花生米之外,貴陽人的版本里,自然少不了折耳根和油辣椒,這讓你在平平無奇的饅頭中吃出了全新風味。 
想吃糯米飯的話要早上來,攤主每天做一大口鐵鍋的分量,賣完就收攤。 貴陽的糯米飯里已經加了豬油和醬油打底。 
買的時候,攤主還會根據你的需求,把蘿卜干、海帶絲、折耳根、榨菜、花生米、脆哨等放進糯米飯中。 各種口感在口腔里齊發力,好一個軟糯脆咸香! 
這些小吃攤都在正新路上,沒有具體的定位,但是幾乎攤主每日都會定點來報到。 它們構成了貴陽平民美食的大氣象。
民生路 再往前,就到了民生路。它可以說是脆哨飄香一條街了吧。脆哨好香的,老遠就聞到丁家脆哨的香氣在勾人。 
休想把它誤認為豬油渣,貴陽人會一本正經地告訴你,脆哨就是脆哨,絕對不能抹滅它單獨存在的尊嚴。 它已經用醬油提前腌入味了,還有精哨、脆哨、軟哨等區別。 
你也可以來這里買些脆哨寄回家,來自貴陽的地道伴手禮就有了!無論是空口直接吃,還是加到每日的粉面里,都是很不錯的點睛之筆。
但家香酥鴨也算是貴陽的網紅小吃了。鴨子切塊深度炸過兩遍,然后再撒上大把的孜然粉和花椒粉來提味。吃起來沒有任何腥味,但是香酥的口感很讓人上頭。 
想吃俞記安順破酥包,一定要早上來。雖然是小店但生意著實好,老顧客都是幾十個起買的。 
三鮮包和引子包都是店里熱賣的款式,而在甜款的口味里,我最愛花生糖包。 破酥包的包子皮蓬松酥軟,足足有六七層的分層。 
吃起來松軟油潤,一點都不干,不噎嗓子。花生糖包里還加了我愛的玫瑰醬,很香但是一點都不齁甜,值得一個大大的贊。 
好慶幸嘗過了徐記碗餌糕。初看樣子,我以為它就是普普通通的松軟紅糖饅頭。但其實它撕起來是挺有韌勁的,吃起來也更加粘、糯、彈。 
發酵的米酒香和黃糖的香甜也都恰到好處,即使放涼了風味依舊靠譜,算是一款自帶光環的小吃。 
胖子砂鍋粉店里最招牌的一定得是酸湯砂鍋粉了。店里的砂鍋都已經用出了戰斗成色,一排砂鍋擺在煤氣爐上,也是秩序感十足。 
我迫不及待先灌進一口熱湯,一股子鮮爽勁直沖天靈蓋,頓時胃口大開。貴陽風味的靈魂,還得是酸湯??! 湯粉里頭還加了瘦肉和豬肝,也都很新鮮,沒有任何異味,可以很愉快地吃完。 
此外,附近還有一家董家紅油米皮的口碑也不錯,開了10多年,做的是很正宗的遵義口味。饞這口的朋友,也可以考慮下。 
這條街上還有個民生路集貿市場,飯后消食可以到里頭轉一圈。各種折耳根、酸蘿卜、米面粉皮和辣椒都論堆論盆地在賣,全是你在貴陽會見到的熟面孔。 
蔡家街 蔡家街緊挨著民生路,這里除了有在貴陽名氣很大的腸旺面和牛肉粉店以外,我覺得還是貴陽的糯嘰嘰高地。 
賣各種粑粑、窩窩頭和綿綿糕的小攤都挨在一起,一路走一路買,根本停不下來。 
綿綿糕一盒10元,是各種口味的混拼。糕被切成了整潔的長方體,看起來清清爽爽。它吃起來一點都不噎嗓子,買一些來做下午茶茶點還挺不錯的。 
豆沙窩的外殼是糯米做的,放到油鍋里炸得嘭起來了,像是一只旺旺雪餅,但吃起來還是很軟糯。最讓我意外的是里頭的豆沙餡竟然是咸口的,完全打破了我對「豆沙餡=齁甜」的刻板印象。 還有外邊包了一層玉米葉的玉米粑也很不錯。你嘗出淡淡的玉米清香,吃起來還挺清新的。 
貴陽的「好吃街」上,必然少不了好吃的粉店。我這次吃了小滿牛肉粉,雖然是連鎖店,但口味也著實不錯。 一碗紅燒牛肉粉12元,加了滿滿一層的牛肉和酸菜,蘿卜、折耳根和油辣椒這些佐料就按需自取了。 
湯頭看起來油汪汪的,特別濃郁醇厚。牛骨的精華已經被完全燉進湯里了,你喝上一口就知道靠譜。為了更好享受這碗湯,我甚至覺得下次直接吃清湯粉就好。 
街對面就是開了很多年的金牌羅記腸旺面,幾乎每天早上都在大排長龍,也是當地人毋庸置疑地在用嘴投票了。 
一碗腸旺面鮮辣軟嫩,紅油里浸泡著鮮嫩的血旺和有嚼頭的大腸,光看上一眼就不覺胃口大開。用它來開啟新的一天,正好。 
我還試了譚姐老貴陽特色油炸臭豆腐。 臭豆腐的口感倒是挺常規的,只不過在貴陽人的小吃攤上,亮點自然得是各種蘸料。糊辣椒、折耳根和酸蘿卜一起努力,拌勻了吃口感總差不到哪里去。 
護國路 如果要說貴陽的味覺印象,酸絕對是一個關鍵詞。酸里酸氣的貴州,把各種酸吃出了新境界。 而在護國路上,就可以正兒八經吃到不少酸湯火鍋。 
毛辣果店里主打的是蝦酸火鍋。老板是獨山人,開了十幾年的店,憑著靠譜的出品收獲了好評無數。 
蝦酸是用貴州省內的河蝦混合鹽、糯米和野生小番茄等一同自然發酵而來的。這股獨特的發酵味也是讓愛者念念不忘,恨者避之不及。 
我們點了一份招牌的蝦酸牛肉肥腸,端上來有滿滿一大盆。有點兒像干鍋,一邊吃一邊接著燒,霸道的香氣四處流竄。 
牛肉和肥腸都很多,頂上放了薄荷葉,還有蘿卜絲打底。之前看很多人說蝦酸會臭,但我覺得還好。這是一種很復合且醇厚的味道,有刺激的酸、純正的辣,然后是鮮香。酸度和辣度都很好,令人胃口大開。 
在蝦酸湯料里浸泡過的蘿卜絲,我是一根根挑出來都吃光了。分量也很足,兩個人吃到撐都沒有吃完。 
毛辣果米皮也很驚喜,薄薄的一層米皮看起來晶瑩剔透,吃起來很有嚼勁。被毛辣果醬包裹著的米皮略帶明媚的酸意,搭配著吃還挺解膩的。 
護國路上另一家胡子哥酸湯牛胸肌火鍋(護國路總店)主打的則是紅酸。他們家的酸湯魚同樣非常經典。 
三品眼鏡烙鍋也一定要吃。貴陽的烙鍋氛圍很好,小方桌矮矮一張,一張黑砂烙鍋上『萬物』皆可加入。 
店家會先把食材簡單炒過一遍,等它們都入味了再端上來,讓你慢慢吃慢慢烙。 洋芋是最經典的鍋底。貴州的洋芋淀粉含量比較高,吃起來也更加綿軟細膩。烙過的洋芋片表面微焦,外脆里糯,口感像薯片和土豆泥的綜合。
此外像是五花肉、牛肉、牛板筋和雞皮等葷菜,小瓜和小豆腐這些素菜也都很有貴陽特色,基本不會踩雷。 
王旭甜品、手搓冰粉和安順小舒冰粉冰漿是護國路上三家甜品店,各有各的拿手好戲。安順小舒冰粉冰漿雖然起源于安順,但是貴陽這家的出品也很不錯。 
冰漿是在沙冰做法上,再加入水果和糯米,糯米粒已經打得很細碎了,給尖銳的沙冰增添了一層軟糯的口感。 
你可以選的口味也很多,芒果、黃瓜牛奶、葡萄和香蕉……基本上都很好吃。這種神仙組合我只在貴州吃過,恨不得每天都來吃上一碗。 
隔壁是手搓冰粉店,店里的糕粑稀飯在貴陽的老底子糖水中的呼聲也很高。 現沖的藕粉,再加上米糕,芝麻、花生、冬瓜糖、玫瑰醬等各種佐料、吃之前先用勺子把它們拌勻。而且它是溫熱的,在一眾冰涼涼的甜品中,顯得格外溫柔。 
在王旭甜品里,你則可以吃到好吃的水果撈,水果新鮮且多。 我覺得護國路正確的打開方式是先買冰漿或糖水,帶上它們再去吃火鍋,清爽又解膩。 
八鴿巖路 八鴿巖路就在黔靈山公園邊上。先說下這個公園,很好逛的。誰敢信門票5元的公園,不僅可以看到滿山的猴子,還有大熊貓可以看? 
也難怪貴陽人都愛來這玩,人多到讓我以為勿入了某個大型廟會現場。 
黔靈山公園出來,左轉就鉆進了黔靈巷菜市場。公園的人流也被分散到了這里。 
簡單溜一圈,臘腸、臘肉、米粉、米豆腐、豆制品以及各種蔬菜水果,從生鮮熟食到小吃一應俱全,而且隨隨便便一家店就已經開了十幾年了。 
像是臘腸、臘肉和脆哨,可以買了郵寄回家。至于破酥包、碗兒糕、燒餅、清明粑這些熱乎乎的食物,買了最好當場趁熱吃。 
烤辣椒也很值得一試。辣椒、茄子和番茄是經典組合,吃的時候把它們搗爛拌勻一起吃。酸和辣之間還有淡淡的煙熏味來穿針引線,很是巧妙。 
從巷子里鉆出來,就到了八鴿巖路上。路兩旁小吃店密密麻麻,看得人心情大好! 花溪牛肉粉來自貴陽花溪地區,連鎖店早已經開得全國各地都是。 
這是一家挺有口碑的老店,積累了有一大波忠實粉絲,即便是下午,來嗦粉的人也不少。 墻上的這塊匾就來自一位書法家老粉友的饋贈,趕在開業十年的時候送來的。 
一碗牛肉粉12元,價格也是很厚道,還加了鹵味和白切兩種牛肉。湯用的是骨髓多的牛大骨和各種中草藥來熬,湯頭油亮入口很是鮮美。 
陳四妹酸湯洋芋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那種油炸小吃攤。貴陽的特色是有青椒牛肉、雞皮、豆腐圓子、洋芋等可選。它們炸得恰到好處之后,再拌上各種酸湯蘸料,就是好吃小零食的代名詞。 
此外,還有一家深巷牛肉粉的口碑也不錯,還在紀錄片《尋味貴陽》中露過面。不過他們家早上7點開始營業,午后就關門了。想吃要趁早。
/// 照例放上貴陽好逛小馬路的清單,大家可以照著抄作業。如果你還知道那些好吃好逛的貴陽小馬路,也歡迎在留言區跟我們分享哇~ ? 貴陽好逛小馬路合集 正新街 小吃攤一條街(洋芋粑粑、豆腐圓子、怪嚕飯、戀愛豆腐果)
民生路 但家香酥鴨、丁家脆哨、俞記安順破酥包 、民生路集貿菜場、徐記碗餌糕、胖子砂鍋粉、董家紅油米皮
蔡家街 譚姐老貴陽特色油炸臭豆腐、小滿牛肉粉、金牌羅記腸旺面、綿綿糕、老貴陽豆沙窩、饒記織金水磨發粑
護國路 胡子哥酸湯牛胸肌火鍋(護國路總店)、毛辣果(護國路店)、三品眼鏡烙鍋 、王旭甜品、安順小舒冰粉冰漿、手搓冰粉 八鴿巖路 陳四妹酸湯洋芋、花溪牛肉粉、深巷牛肉粉、黔靈巷菜市場(烤辣椒/豆腐圓子/破酥包/臘腸臘肉) 
|